close

聽說基測今明兩天舉行,上網查一下才知道「基測」是國中升高中的基本學力測驗,還順便查了一下什麼北北基聯測(現已停辦),大概了解目前國中升高中有三個管道:升請入學、甄試入學、分發入學。

「升請入學」只能升請一所學校,考核標準為:基測加上校內成績與特殊表現。「甄試入學」好像對術科(美術、音樂、舞蹈)能力較強的人有利,除基測外,招生學校還會另外舉行術科考試。而「分發入學」最簡單,就是依基測成績分發入學。

大致的狀況就是這樣,可能還有許多選校眉角我並不清楚,只是覺得現在的學生、家長、老師很累,考試制度一直改來改去,我到現在還不清楚目前實施的是一綱一本還是一綱多本。

當年國中升學,單一教材,目標也很明確,能讀書愛讀書的就考高中(公立、私立),不喜歡讀書想走技職的就考高職、五專,無奈現在台灣技職教育全面瓦解,從國中升高中多元入學管道立意雖佳,但後續從教育(高中-大學)到就業市場各階段間並無完整配套措施,後續十二年國教的推行,更將是一場大災難的起始。

其實沒有人缺畢業證書,畢業證書印就有,真正重要的是,在學校所受的教育、累積的知識,是否可以讓學生畢了業之後,符合市場所需,得以找到工作。

而學校所教授的讀書方法、學習方法,也應該讓學生脫離學校教育之後,繼續保有學習熱忱,持續學習,但無奈的是,以上教育該賦予學生最重要的兩項,台灣的教育都沒有教。

目前台面上掌握資源和權力的是從舊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,他們的腦袋不改,就算再多元的入學方案,甚至是實施保證拿到博士學位的二十年國教,都是枉然。

在畢業典禮的當下,你會發現有一群人正在暗自竊笑,那些人是公校、私校上至校長董事長,下至教授助理工友,他們笑你們這群傻B學生,即使浪費寶貴生命,依然堅持要得到那張畢業證書,即使知道畢業證書連張冥紙都不如,還不惜透過學貸延畢的手段要得到它。

也多虧你們的堅持,上至校長董事長,下至教授助理工友,他們的生計才得以繼續下去,也多虧你們的堅持,整個無用的教育體制才能永恆不墜。

聽說中壢某家公立小學一班人數才29人,約是當年我讀小學的一半,無用的教育體制,無法靠在政府機關的專家學者們提早進行調整,反而是讓其因學生人數不足自然崩壞,真的相當諷刺,那公部門存在用處在哪?

畢業‧快樂?

失業‧快樂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ydneyer 的頭像
    sydneyer

    小雪球的部落格

    sydney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