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家也不是我家。
最近又開始處理水電問題,雖然不是自己的家,因為每天住在這裡,所以還是得請水電工處理。
陸續更換了紗窗、鋁窗、蓮蓬頭、電燈開關、通了馬桶,清洗了抽油煙機,換了廁所天花板和瓦斯爐,即使到府維修的費用頗高,但這些汰舊換新的工作,水電工最多半天也就完成了。
但「抓漏」就沒這麼簡單了,之前有處理過舊房子的天花板及牆面壁癌,先打牆、補水泥、上防水漆,最後再批土刷油漆,這次抓漏的方式又略有不同,老闆直接把防水溶劑混入水泥,另再上防水漆二層,最後再批土,刷油漆。
有時水電老闆手上好幾個工程,來個半天又回去,拖個好幾天是很正常的事。我不知道別人都怎麼面對這種事情,對住在裡面的人來說,處理漏水的房間因為工程施作,根本沒辦法用,進度卡在那,覺得渾身不舒服。
我不曉得那些年代久遠但上億的房子,是不是也會碰到這些問題?如果有這些問題,那會是誰在處理?特助?秘書?管家?總務?
這兩天有下雨,牆面已不像以往浮出水漬,問題似乎已經解決,但如果問題沒有解決,你又能拿水電工怎麼辦?
因為不具備相關知識,到底是自己的病情太嚴重很難醫,還是水電工能力不足來騙你錢,你根本無從判斷起。
與數個水電工與裝潢師傅接觸後,我發現他們跟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一樣,因為專業知識進入障礙高,所以他說這樣這樣這樣,你也無從反駁起,工程施作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。
就以電燈開關來講好了,最近水電老闆來換一個500大洋,當時裝潢報價一個180大洋,網路上有一個賣69的,問題是,便宜現貨買進來,你會裝嘛?我還在網路上看到有人隨便把電源面板打開,發生裝不回去的窘狀,所以貴就貴在那「技術」。
我最近一直跟老婆講,讀大學研究所幹嘛?每個家裡一定都會有水電的問題,以後少子化、老化,學校也沒教過,根本無法自己修,現在的小孩,以後的年輕人,做水電一定有市場,根本不用去重蹈現在大學生找不到頭路的覆轍。
昨天看到夏韻芬節目中訪問馬凱先生,他說廢掉技職教育是教育政策最大的敗筆,導致現在大學生供過於求,而大學教的和市場要的嚴重脫勾,老師把重心放在寫期刊論文拼評鑑,根本沒把教學放在心上。
整個教育的骨幹歪了,怎麼會有好的勞動就業市場?請問當年允許技職學校升格的官員在哪裡?現在早在家裡領退休俸或移民國外了。
回過頭來討論「技術」,雖然你知道水電師傅比你強,但是他到底多強,你並不知道。
在醫院執業的,一定都是拿到執照的醫生(雖然也有不少波波),但你可曾知道,有許多號稱名醫的,他們在成為名醫後就不再進步,完全倚老賣老?把事情都丟給下面的人去做嗎?專心把心力放在權力鬥爭?
在這個專業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,你會在乎你的iphone有沒有買到最新的4S,你會在乎你的Android系統有沒有升級到4.0,但你卻不曉得來替你服務的專業人士,他的專業到底過期了沒有?
他的醫師執照、他的水電執照可能都是萬年執照,執照有,但是很久以前拿的,他們的能力足夠應付現在的問題嗎?我們不知道。
也因為這樣,我們可以發現水電師傅的地位跟醫師、律師、會計師一樣,case接不接他決定,價錢高低他喊,問題能否解決不保證。
現在還在學,還沒有決定人生方向的,不管你們未來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,先問問自己,這個工作有沒有符合上面所說的自主性(接不接、價錢高低、不保證OK),如果符合,那就往前繼續學,如果不符合,趕快放棄,免得以後看人家的臉色,為了五斗米做人家一輩子的奴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