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細心的看官最近可能發現,有好長一陣子我週末已經不騎腳踏車了。
原因有三,不可諱言的原因是懶,第二是因為週末車道人車多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,最後則是因為一般道路都沒有腳踏車專用道,腳踏車與各類車種併行,異常危險。
原先有朋友留言建議與其租腳踏車,還不如買一台,當時評量之後,就覺得不妥,北台灣下雨日數佔全年約三分之一,而且我們只有週末才騎,這樣一台萬元腳踏車攤算下來,還是租的比較便宜,後來直接用家裡十幾年的舊腳踏車,連租腳踏車的錢都省了。
本來只有該死的老頭和小孩會騎腳踏車橫衝直撞,現在政府推廣節能減碳,大家又一窩蜂改騎腳踏車作為叢爾小島的假日悲憐休閒活動,搞的腳踏車道內人擠人,外面的一般道路則多了很多不要命的鐵馬騎士。
之前一開始租腳踏車,都是騎機車或搭捷運,再走一段路到租車點,中間還算安全,後來改騎家裡的腳踏車到河堤車道,來回那短短十分鐘,穿梭在公車、計程車、轎車與機車之間,真是令人膽戰心驚。
曾有報導指出,法國里昂市政府以戶外場地和公車站的廣告權為交換,由廣告商提供經費,在市內243個車站外提供2,600台腳踏車,供民眾租用。其實法國本來並不是一個對自行車友友善的國家,但去年薛德瑞單車橫跨亞歐之行到達法國(詳見 http://www.frostyplace.com/index.php?story_id=5978),卻感受到法國政府的用心,已向德國看齊,修建不少自行車專用道。
反觀我們國家,只是口口聲聲的提倡節能減碳,要大家多騎腳踏車,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,政府一個也沒有做,人家法國、德國的例子都已經在那,就算用抄的也好,但,我卻只有看到「到歐洲拼外交」的鄺大縣長,皮笑肉不笑的畫面一直出現在新聞中。
我必須說實話,車友們騎自行車在大台北的馬路上,絕對是自尋死路,我們機車騎士已經是夾縫中求生存了,現在在我們的右手邊又出現不要命的自行車友,之後他們的右手邊是不是有會出現溜直排輪、滑板的人,我不得而知,我只知道,當卡車、公車、計程車、轎車往我身邊逼近,要碾過我的時候,我也不能免俗的要朝你身上碾過去,弱肉強食,如此而已,要怪只能怪萬能的政府,只會打嘴炮,總是遲遲不見配套措施。
親愛的車友,上車前請多買張保險,順便交代一下後事,因為,我剛瞄到你的名字出現在死亡筆記本上。
什麼?你問我什麼時候會再騎腳踏車?等自行車友有一半出現在死亡筆記本上,我自然就會去騎了!
全站熱搜